本网讯(通讯员 谢欣 文/图)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把握平安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强化校园安全防范意识,11月27日上午,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得力以《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为主题,为25级电子商务1、2班的学生带来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思政课。课程紧密结合国家安全顶层设计与校园安全实际,用鲜活案例敲响安全警钟,为新生们的大学生活筑牢安全根基。
课上,周得力围绕“为什么要建设平安中国、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如何继续推进”三大核心议题进行集中概述。从宏观层面解读了平安中国建设的战略意义、制度框架与指导思想,强调其作为民族复兴基本前提、人民幸福生活核心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时代价值;以及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托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的“全国一盘棋”治理格局所取得的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网络空间清朗有序等显著成就;也明确了未来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科技赋能、完善治理体系、强化全民安全教育等路径推进更高水平建设的实践方向。
周得力还结合学校安全发展实际与大学生常见安全隐患,用发生在高校及我校的真实案例敲响警钟。他指出,校园并非绝对安全的“避风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多重安全风险:有同学轻信“日结高薪”兼职海报,未核实企业资质便缴纳押金,最终陷入求职诈骗;宿舍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床铺上通宵充电等行为,极易引发电气火灾等安全事故;还有同学在网络社交中轻信陌生人,因线下见面遭遇人身安全风险。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在场同学深受触动,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安全隐患就在身边。
课程上周得力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特别强调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对全体大学生提出了五点明确要求:一是严守人身安全底线,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远离危险环境和危险行为,注意出行安全、校园活动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冷静处置、及时求助。二是筑牢金融信息安全防线,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贷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意识和能力,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和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三是珍视生命安全,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遇到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困惑时,要及时向老师、同学和家人倾诉,寻求帮助,坚决杜绝极端行为。四是注重社交与求职安全,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警惕,谨慎结交朋友,避免陷入不良社交圈;求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招聘信息,仔细核实用人单位资质,防范求职诈骗,保护好个人合法权益。五是关注健康安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同时要提高疫情防控、疾病预防意识,守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周得力表示,大学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希望全体同学能够牢记安全使命,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让这段青春岁月既有安然无恙的笃定,也有繁花似锦的绚烂。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让大家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不仅深刻认识到了平安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也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时刻关注各类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平安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守护自身平安、助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