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谢欣/文 万若冰/图)11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5级学生代表赴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主题为“探寻古城文明 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以盘龙城遗址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沉浸式参观、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等丰富形式,让学生在行走中触摸历史、在探索中传承文明,有效激发了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盘龙城遗址作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距今已有3500余年历史。活动当天,学生代表们在博物院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了“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等核心展厅。从造型精美的青铜礼器、庄严肃穆的军事武器,到形制规整的陶器、功能多样的生产工具,一件件珍贵文物仿佛跨越千年时光,生动再现了商代早期盘龙城的繁华景象与青铜文明的灿烂成就。讲解员结合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详细解读了盘龙城遗址在商王朝南方经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与中原文明的交流融合历程,让学生们直观理解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

为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活动精心设计了互动问答与分组参观相结合的形式。在“青铜文明的密码”专题互动环节,讲解员围绕盘龙城青铜铸造技术、城市规划布局等问题与学生展开热烈交流,学生们踊跃举手、积极提问,现场氛围十分活跃。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研学模式,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更让大家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交流中深化了对长江青铜文明和武汉城市根基的理解。

“站在3500年前的古城遗址上,看着眼前的青铜文物,我真切感受到了长江流域文明的厚重与辉煌,也更加理解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学生代表郑艳在活动后感慨道。参与学生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知识,更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未来,将把这份文化自信转化为学习动力,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起青年一代的文化使命。